
今年的央视春晚,小品《坑》无疑是话题热度最高的节目之一。沈腾在《坑》中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名“不担当不作为、不肯干也不敢干、卷起袖子在一边看”的“躺平式干部”。
对于小品里刻画的“躺平式干部”,山海君注意到,昆明早已出拳亮剑。就在春节前三天,1月18日,在昆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2022年度昆明市“当好排头兵”大竞赛总结表彰会议上,昆明市委下发《昆明市开展争当“实干家”、整治“太平官”工作实施方案》,再次吹响了向“不担当不作为”宣战的号角:向“太平官”开刀、向“老爷官”亮剑、向“懒散官”出拳。
昆明市向广大领导干部发出明确信号:让“实干家”得实惠、让“太平官”不太平!
【资料图】
在方案中,还用生动形象的描述,创新性地对“实干家”“太平官”进行精准画像,“太平官”的画像主要有九个表现:
对照以上画像,“躺平式干部”的影子很容易对上号,比如:表态多调门高、行动少落实差,一个坑半年填不平;漠视民生疾苦、无视群众呼声,把群众掉坑里说成是“人民群众对道路潜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”等等。
在去年底召开的昆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,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“四用四不用”的干部选用方式。二十天又祭出整治“太平官”大招,看来是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“连环招”。
对于“太平官”,将视情况采取谈话提醒、经济惩罚、通报批评、回炉教育、免职降职、纪律处分等措施。严重失职渎职涉嫌违反犯罪的,还将已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。
与之相对的是,对于“实干家”,将采取提拔重用、优先晋级、评先评优、通报表扬、经济奖励等激励措施。
从数据可以看出昆明在这方面“动真碰硬”的力度。2022年,昆明已按“四用四不用”优化调整了一批县(市)区、开发(度假)区和市级经济部门主要领导,从疫情防控、产业发展、招商引资、对外开放等一线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77人,其中有乡镇(街道)党(工)委书记30名,这一数字相当于2020年和2021年之和。与此同时,坚决果断调整那些不担当、不作为、不负责、庸懒散混的干部,先后对30名干部给予免职或岗位调整。
要彻底破除“干与不干一个样、干多干少一个样、干好干坏一个样”,非一朝一夕之功。但从昆明市连续的动作可以看出,该地旗帜鲜明地向“躺平式干部”举起手术刀,对“实干家”给予激励免其后顾之忧。
这就意味着,那些在一个地方、一个岗位上干一年、两年、三年还是“涛声依旧”,每年都重复“昨天故事”的“太平官”,如果还做着太平无事的春秋大梦,必将碰得头破血流。(文字/双龙背 田雨 编辑/腊肉 图源/央视网 昆报头条)